区域生态质量评价与生态修复

研究内容:

面向国家和区域生态质量评价与生态修复需求,探讨在国土尺度上确定生态保护优先级的方法框架,研究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模式,构建城市自然和人工生态资产的科学评估指标体系,提出城市棕地群修复与再生的技术策略。

研究队伍:


1698083407837.jpg

学术带头人    杨锐

1965年10月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联合创始人、系主任、教授,清华大学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风景园林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国家林草局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标委会副主任;国家林草局自然保护区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林草局自然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住建部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委员。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



主要骨干    龙瀛、杨锐、李树华、李锋、庄优波、刘海龙、霍晓卫、郑晓笛



研究成果:

  1. 全球和国家尺度荒野地潜在损失的时空格局

  2. 城市生态资产的评估方法与管理机制

  3. 城市棕地群修复与再生的技术策略


成果展示:

1698083556511.png

1698083608627.png

1698083627942.png

行业服务情况:

北京市生态基础设施网络:

对绿色基础设施网络进行识别和梳理,构建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质量评价体系,从生态网络、生态修复、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提出了北京市绿色基础设施修复与优化的策略,获得了20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地区风景园林专业奖(IFLA-APR)荣誉奖(Honoured Mention)

滇西北三江并流地区:

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扭转生物多样性下降趋势的保护与发展规划,获得了2021年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地区风景园林专业奖“公园与环境类”最高奖项——杰出奖

北京市、雄安新区、内蒙古、广州、成都:

提出了生态修复的系统框架与方法体系,编著了《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教材;在典型区域雄安新区、北京市、广州省、内蒙古等进行实证研究,受邀在《经济日报》智库栏目进行生态保护和修复的科普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