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稚教授出席北京市委市政府专家学者征求意见会,就“把城市副中心打造成北京重要一翼”进行发言

时间:2018/06/15

2018年6月11日,北京市委市政府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座谈,就“把城市副中心打造成北京重要一翼”听取意见建议。北京市委书记蔡奇主持座谈会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伟出席。清华大学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教授作为受邀专家出席会议并发言。
  尹稚教授在发言中提出,以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高速城市化发展中积累下来的建造技术能力,以较快的建设和最好的建造质量去完成物质空间的开发建设并非一件难事。但如果这个副中心的建设仅仅是留下宏伟的工程、美丽的环境和华丽的文化表皮包装,则我们仍会愧对于这个时代,也不会留下能领跑世界的当代中国的遗产。
  尹稚表示,现代城市规划本身不仅仅是建立空间秩序的技术工具,而是一场持久的追求更美好生活的社会运动。社会担当和人文情怀是它的初心,也是终极目标。要打造好北京城市副中心,需要立足破解世界性难题。比如:建立起场所性社会和非场所性社会的良性互动,习总书记在副中心提出的“人民城市”的理念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值得践行的核心执政观点。政府如何利用强大的利益调节和再分配力量协调好场所社会的稳定和非场所性社会的活力之间的关系,如何划定公共投资和市场资本运作的界限,建立新型政商关系,如何压制资本势力在浪费资源,占公共利益便宜上的冲动等问题都值得深入研究。
  尹稚教授说,“人民是用脚投票的”,人因机会而聚集,因机会差异而迁徙。中国是人口大国,但真正适宜这种聚集的区域并不多,京津冀地区作为国土上几大宜居地区之一会长久而持续的承受聚集的压力。聚集来的人口在区域尺度上应采取什么样的分布战略是可以实现诱导和干预的,这种战略也是全球都在探索的大都市未来的解决之道,这是副中心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的问题,也是这个中心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有机疏解典范和大都会地区“反磁力中心”的关键。最后,尹稚教授指出,同一空间的多产权机构共有、共用、共享及获益分配机制的建立有时比工程集成更复杂,只有制度创新才能实现。

  参加本次座谈会的其他7位专家学者为陆大道、杨保军、魏后凯、申兵、郭继孚、吴唯佳、杨开忠,各位专家先后发言,就合理规划空间布局、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统筹产业发展、完善城市功能体系、交通系统建设、文化遗产保护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